您的位置:首页 > 养猪技术 > 猪的病毒性传染病 > 猪瘟 > 猪瘟的流行特点

猪瘟的流行特点

【导读】流行病学研究是预防猪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猪瘟的基础。本篇介绍猪瘟的流行特点,研究猪瘟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借以寻找控制和消灭猪瘟的对策和科学的措施。
猪瘟的流行特点

猪是猪瘟病毒的惟一自然宿主。在自然条件下,病毒经口腔和鼻腔途径进入宿主,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伤口感染,感染猪在潜伏期便可排出病毒。病毒随病猪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进入机体。

在试验条件下,猪瘟病毒可通过口、鼻、呼吸道、结膜、生殖道及各种肠道外途径感染猪。在自然条件下,也以上述大部分途径中的一种或几种感染猪。感染猪与易感猪直接接触是传播病毒的主要途径。

感染猪在症状出现前和整个病程都向外排放病毒。受高毒力猪瘟病毒感染后,大量病毒在血液和组织中出现,经口、鼻、眼泪、尿、粪便向外大量排泄,直到猪死亡。康复猪在产生特异性抗体之前仍排毒。新生仔猪感染低毒力毒株后,则以短时间排毒为特征。因此,猪瘟高毒力株通常比低毒力株在猪群中传播快,发病率、死亡率高。慢性感染猪能不断地排毒或间断排毒,直到死亡为止。

猪瘟病毒的储存宿主主要是没有临诊症状的带毒猪,特别是母猪和野猪。猪瘟病毒可以在野猪中传播,而且感染的野猪对家猪具有潜在的危险,因为可通过食物链或直接接触传播病毒,特别是家猪放养和半放养地区。

猪瘟病毒在猪肉和猪肉制品中能存活。在冷藏猪肉中可存活几个月,在结冻猪肉中存活时间可达数年之久。在腌制加工的咸肉中至少可存活27天。在用浓度高达17.4%的盐腌制的火腿中尚能存活102天。敏感猪摄取未煮透的、受污染的屠宰下脚料或厨房泔水后也能受到感染。

敏感猪一经感染猪瘟病毒后,产生病毒血症,组织和器官中也存在高滴度的病毒,可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传播。猪瘟病毒甚至可存在于有血清中和抗体的猪中,构成潜在的传染源。我们用动物模型的人工试验已证实了这点,在田间也是大量存在的,特别是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兴起,集中饲养、规模饲养,极易发生瘟。

因此,猪群中部分猪由于感染而携带猪瘟病毒,同时感染猪瘟病毒后如能康复可产生抗体,而且规模化猪场中所有猪群均要定期进行免疫,获得免疫抗体。这样,在某些猪体内便可同时存在血清中和抗体和猪瘟病毒,而且这些猪往往表现为隐性感染,看不出明显的症状,但不断排毒、不断感染其他健康猪。在一个猪舍内,这种情况反复发生,周而复始,是一个猪舍持续感染的原因之一。 imuyi.com

妊娠母猪自然感染低毒力或中等毒力的猪瘟病毒时,初期常不引起人们的注意,但病毒可以通过子宫传给胎儿。这种先天性感染经常导致母猪流产,产木乃伊胎、死胎或产弱仔和震颤猪。弱仔在出生后不久即死亡或产下时貌似健康而实质上却是持续感染的仔猪。产下来似乎“健康”的先天性感染的仔猪危害性是极大的,因为这些仔猪可在长达数月之久排出大量的病毒而不表现出症状,也检测不出抗体。

被称为“带毒母猪综合征”的现象,普遍存在于规模化养猪中。特别是那些设备陈旧、圈舍拥挤、饲养时间又长、管理较差的猪场,母猪带毒比例较高,造成的损失巨大。即使新建的全新猪场,设备先进、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但由于急于求成,从不同地方大量引进未经试验检验合格的种猪,结果猪瘟病毒随种猪携带而来,从第一胎起,猪瘟在本场便连绵不断,如不加控制则愈演愈烈,造成巨大损失。

目前,以在兔体连续传代减弱的猪瘟兔化弱毒(中国株或C株)或在细胞传代减弱的猪瘟病毒日本GPE株、法国的Thiverval株被广泛用于制苗。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症状,建议以线下兽医,面诊、治疗为准。